close
讀這本書之前, 已經閱讀過作者岸見一郎的著作"被討厭的勇氣 ".
被討厭的勇氣和這本書我都非常喜歡, 也帶給我許多啟發.
 
不同於被討厭的勇氣使用對話的方式貫穿全書, 作者於本書使用自己的案例和阿德勒的案例表達阿德勒的主要思想.
 
從第一章可以了解阿德勒的生平,人格以及他在親子教育的貢獻.
我喜歡阿德勒講的:"我的心理學並不是屬於專家的理論, 而是屬於所有人的"
 
突然想起念大學時, 覺得心理學聽起來很有趣, 於是就去修了心理學的通識課程, 結果發現好理論阿!!!!
如果學校教授教學時, 可以像這本書一樣, 多點接近日常生活的範例, 想必非常有趣吧!
 
後面幾章則是描述阿德勒心理學的幾個重要思想.
從中挑出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想法:
 
1. 決定行為的"目的論" ---- "去處"比"來處"重要. 
傳統心理學認為, 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由過去的經驗所造成("來處"), 例如, 生長在暴力家庭的小孩, 將來一定也會有暴力頃向, 這是所謂的因果論.
實際上並不是每個有同樣過往經驗或者生長在一樣環境的人, 最後都會有一樣的行為模式.
所以阿德勒提到這些人的行為並非過去經驗造成, 而是因為現在的某個目的, 所以用過去的經驗來逃避責任.
 
書中提到兩個主要的行為目的, 一是引起他人注意, 一種是挑起權力鬥爭. 
兩種都是以親子教養來舉例, 可以參考書中的描述.
 
2. 課題的分離
我非常喜歡這個主題, 書中用的範例是"用功讀書"和"寫作業"這兩個課題.
東方文化中, 父母對於小孩子的課業都採取比較積極的干涉手段. 
阿德勒提到, 解決問題之前, 先釐清"這是誰的課題".
要區分是誰的課題, 只需要思考誰要承擔最終的責任, 或是最後要由誰來承受決定所造成的結果.
以讀書來說, 如果父母開口要孩子用功讀書, 等於是父母干涉了孩子的課題, 親子之間就無可避免地會發生衝突.
除非小孩子開口求援, 升級成共同課題, 此時一起討論解決方式才不容易有衝突.
 
3.協力的橫向關係
書中提到, 每個人都是對等的存在, 即使是師生, 也不應該用上對下, 有能對無能的角度來看待對方. 
如果與他人都能維持橫向關係, 就不需要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好; 在橫向關係中, 完全不需要炫耀優秀及展現自己. 
因此人不應該競爭, 而是應該將其他人視為對等的存在, 彼此共同努力, 尋求人類全體的進步. 
 
最後, 我喜歡書中說的, 人類是向"前"進, 不是向"上"爬. 
大家都是走在"人生"這條路上, 但是每個人的目標不同, 有的人走的快, 有的人走得慢, 快慢並不代表輸贏, 只是走到了不同階段罷了.
 
arrow
arrow

    纖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